某天午休,璐璃心在校长室隔壁的休息间里“霸占”她二叔最喜欢的那款Baxter真皮沙发时听到的对话:
“校长,您记得夏木优这个名字吗?”
首先说话的是教务处的主任,也是璐璃心所在的一班的班主任。
“嗯,知道,咱们高二美术科的第一名嘛。”
“是的……那您有注意到他文化课的成绩吗?”
“那倒没有,怎么了?不太乐观吗?”
校长调侃着笑道。
璐璃心隔着休息室的薄木墙听到茶杯放在玻璃桌上清脆的碰撞声,她想象着校长室里信阳毛尖冲泡的清香四处弥漫,营造出一种她非常享受的氛围。
“这是这个学期夏木优的全科成绩表,请校长您过目。”
“噢噢,好的。”
片刻后,璐璃心似乎是听到了某种沉声叹息。
“这的确是……始料未及。”
“这样的成绩如果让其他学生家长知道,恐怕会质疑我们学校的治学标准和公平性吧。”
之后是持续了十几秒的沉默,和偶尔的啜茶声。
“教研组那边怎么说。”
“教研组认为这个学生的情况比较复杂,所以专门让我来请示校长您该如何处理。”
“按照学校以往的治学标准呢?该如何处理?”
“这正是为难的地方,因为之前几乎从未发生过这样的状况……一般情况下,这样的全科成绩按照我们学校以往的标准是无法入学的,甚至远远不够。”
短暂的沉默了片刻,教务主任继续道。
“但这个学生入学时,又的确通过了我们学校的艺术生特招。”
“是说我们学校的入学考核标准上存在漏洞吗?”
“不,校长您误会了。我们的入学考核标准非常严谨。”
对方无奈的叹了口气。
“正常来说,我们学校的入学标准需要学生在艺术和文化上都达到优秀。通过入学标准的大部分学生哪怕有所偏科,但几乎也都在这个基准线上。而夏木优这个学生的特殊之处就在于,他的艺术成绩远远超越了我们对优秀的定义。也由此,入学时这巨大的差距几乎抹平了他在文化成绩上的劣势。”
“噢,有个性的学生。”
校长笑了笑。
“的确如此,但就是太有‘个性’了一点。”
对方也无奈的笑了笑。
“现在整个高二教研组都为他头疼着。”
“这个成绩……”
校长再次拿起桌上的成绩考核表来回看了几遍,大概是在和表上其他同样未及格的学生对比着成绩。
“确实是太差了一点。”
片刻后,校长还是无奈的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一般情况下对于这样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教研组那边有什么对策吗?”
校长问道。
“一般情况下……如果学生的成绩稍微差一点,教研组都会根据学生的成绩调整适合他们的班级,这样不论是对老师的教学,还是学生个人的学习都有所帮助。毕竟如果某个学生的成绩和对应的班级平均成绩相去甚远的话,多少都会感觉到自己和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时间一长还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
教务主任抚着额头沉默了片刻,继续道。
“但像夏木优这个学生的全科成绩,哪怕是放在我们学校最基础的班级,也还是远远落后于周围人……”
教务主任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无奈之下只能拿起桌上的毛尖轻啜了一口,似乎是在思考着接下来怎样的措辞比较合适。
“主任但说无妨。”
校长似乎是看出了对方的为难,提醒教务主任大可直言。
“从学生角度出发,我们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学习发展。从学校角度出发,我们也要考虑学校的风闻风评和园区声誉。所以……”
教务主任一边说着一边放下手中的茶杯,清脆的玻璃碰撞声穿过单薄的木墙在隔壁休息室里的璐璃心脑海中回响。
“教研组对这个学生还是考虑劝退处理。”
劝退。
璐璃心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感觉即遥远又陌生,还带着一种软绵绵的危险气息。
校长没说话,而是沉吟着在光滑的瓷砖地板上来回踱步。
长达一分钟的沉默后,校长开口了。
“教研组的想法确实有一定道理。”
校长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的教学楼,继续道。
“其实在此之前,我了解过一些这个学生的状况。在入读我们木高之前,这个学生一直都是在寄宿家庭生活。”
“寄宿家庭……是贫困生吗?”
教务主任疑惑道。
“那倒不是,但确实从小没有跟父母在一起生活。在去寄宿家庭之前,一直是祖父在抚养他。而且他的祖父主任您应该也认识,就是前几年才过世的夏霖谚。”
“夏霖谚……我知道。”
教务主任沉默了片刻,继续道:
“难怪这个孩子的美术会这么好,如果是那个人的孙子的话,这就说得通了。”
“圈子里都说我们木高是国内最一流的艺术类高中,那么面对这样一个艺术造诣相当优秀的孩子,我们是否也该具备对应的能接受他缺陷的气量呢?”
校长回到桌边拿起茶杯笑着问道。
教务主任沉默着看了看桌上的成绩单,片刻后无奈的叹了口气。
“我知道校长您是爱才心切,但……”
一边说着,教务主任一边表情惆怅的扶着额头,像是十几年的头疼正在发作。
“这落后倒数第二名接近两百分的程度也实在是太夸张了。校长您知道吗?现在学生群体间甚至已经出现因为这个学生是您私生子,才能继续在这所学校里就读的传言了……”
“哦?这倒新鲜,我倒是不介意。”
对于校长这正大光明的偏心,教务主任无奈的摇了摇头。
“我能理解校长您作为一个艺术家对于一个有天赋的孩子的偏爱,但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还是要保证学校基本的公平性。继续对这个学生的成绩听之任之的话……”
虽然话没说完,但之后的话显然已经无需多言。
“主任您是从本科部那边调过来的,有着几十年的丰富治学经验,对学生的教育理念肯定比我更深刻……就算是私心吧,我想给这个孩子一个机会。”
思考了大概十几秒,校长继续道。
“您看这样如何,这个暑假,给这个学生安排一次单独的一对一补课。如果之后成绩还是不行的话,我们再按教研组的方式来处理。”
“好吧……”
虽然不是很情愿,但教务主任还是点了点头,他有他的考核标准,校长有校长爱才之心,互相退让一步倒也不失为一种好的解决方法。
“不过单独的一对一补课……这还真是前所未有。安排一下的话,老师们应该也能抽得出时间。”
“不,不需要老师。”
“不需要老师?”
教务主任疑惑的问道。
“没错,有‘个性’的学生,自然也需要‘个性’的补课方法。我之前不是提到过这个学生曾在寄宿家庭生活过吗?而这个寄宿家庭原本的孩子也是我们学校的学生,而且我们都很熟悉。”
教务主任更疑惑了,他有时候实在很难搞清楚这个年纪轻轻的校长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我相信没有谁比她更合适给我们这位有‘个性’的学生补课了。”
校长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