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玉芝公主驾到

永盛二十八年冬,回首即将过去的这一年,南朝似乎没有什么大事发生:

皇帝陛下的身体有些缺恙,导致冬至的皇家宴临时取消;边境上北庭的崽子似乎蠢蠢欲动;

四大书院联合上书,请求重开国子监;贺老太师致仕还乡,推荐玉无瑕;

玉芝公主又偷偷跑出来玩耍,导致禁卫军统领叶福州大人的头好像更光了......

不过这些跟崔生没什么关系,没人会在意小小敬事房的人员更替,更不会在意一个叫崔生的小小太监。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当崔明海偶然发现崔生识字后,便把他的俸钱提高到2两3钱,并交给他一些文笔任务。

说是文笔任务,说来也简单,无非是把各司送到敬事房的公文誊抄一份留底,以备日后翻查,崔生对能有这个机会习得更多的字而兴奋不已——当年受条件所限,只认识一些基础字。

每当遇到生字,崔生便会拿给旁边的太监然后示意其教自己,久而久之,其他几个太监也都习惯了这个哑巴崔生的“求知欲”。

不过因为崔生安分守己勤恳工作,也没人向崔明海说什么,崔总管也对这个新来的小太监颇为满意。日子就这样平平淡淡地过去了。

永盛三十二年春,崔生刚满14岁,皇帝的身体似乎越来越差,有时早朝都不去了,心思活络的大臣都在私下讨论立太子的事。

毕竟,嘿嘿,这谁能说得准,往往说这话的人紧张地抬头张望,讳莫如深地赶紧走开。

皇位可不是能任人讨论的,更是在皇帝抱恙的这个敏感时期,据说一位大胆进谏的大臣险些被抄了家。永盛皇帝生活简朴不好女色,后宫更是一削再减,三宫六院大多冷清,因此龙嗣不多。

皇长子赵东来28岁,由庆妃所生,性格沉稳,有早慧,但进取不足,母妃逝世多年。

赵栩20岁,由云妃所生,性情淡雅,喜好琴棋书画,据说无意夺嫡之争。

赵燃18岁,性情急躁,自幼痴迷习武,已在边境取得不小军功,朝中颇得武臣好感,系尘妃所生,母系势力强大。

赵咏16岁,皇后所生,长相酷似陛下,然性格懦弱,自幼身体虚弱,陛下曾惋惜其不成大器。

赵玉芝12岁,唯一皇女,陛下的掌上明珠,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公主与赵栩同胞,皆系云妃所生,调皮娇蛮,6岁扯掉贺老太师半把胡子,气的老人家当即要告老还乡;

8岁偷藏帝玺,惊动半个皇城的禁军;12岁爬到观星塔顶,吓得塔主唐文楚在床上躺了好几天不敢上朝。

由于皇帝老来得女,过于溺爱,这小魔头闹翻天也没人敢管。

这天,我们的玉芝公主借口看哥哥陆栩画画,跑去玄武阁,又趁哥哥调色之际,偷偷溜出去。

当然,侍卫可不敢拦这位小祖宗,一句“告诉我父皇”,谁有这个胆子?只得远远跟着。

不过倒也不必担心公主安危,这可是皇宫,不知有多少陛下亲自挑选的影卫在保护公主呢。

一路蹦着跳着,沉浸在杀手游戏的玉芝公主试图甩掉不存在的“暗杀者”,找到安全屋养伤,正巧来到了敬事房。

玉芝公主还是头一回来到这,东看看西看看,好奇怎么没有人,这时她发现一个比她大不了多少的小太监正在桌子旁聚精会神地看什么东西。

那认真的表情可把她逗笑了,看了一会,玉芝公主忍不住说道:“你个小太监也认识字?我不信”。

崔生缓缓抬起头,才注意到有一位不速之客,他张嘴指了指自己又摇摇头,玉芝公主有些生气,“没想到你还是个哑巴”。

崔生还是没理她,崔生不知道这个与周围格格不入的刁蛮小女孩是从哪冒出来的,想必是哪位大臣的孩子走丢了吧?

此时敬事房的其他几个太监都有事出去了,只留崔生一个人,在他誊写的这篇公文有许多生僻字,他正冥思苦想呢。

看到性致缺缺的小女孩,崔生心思一动,向小女孩比划,示意她过来。

玉芝公主看到这个“木头人”终于理她了,一时来了兴致,靠近一看,嗤笑道:“还以为是什么圣人著作呢,原来只是一篇公文。”

崔生笑笑,用笔写下自己的名字递给对方,又指指自己。

玉芝公主明白崔生的意思,说道:“崔生,你说你叫崔生”。

崔生点头,随即请求对方教自己这篇公文的生字。

玉芝公主眼珠一转想了想开心地说:“小太监,本公……本小姐跟你玩个游戏。

咱们先在纸上写下事物名称,如牛羊猪,西瓜香蕉葡萄,你随机抽一张再靠比划来描述其中一样,我来猜,我要是猜对了,说明本公主聪慧过人,你也有一点小小功劳,本公主就答应教你读一篇公文如何?”

崔生心头一跳,难不成这小姑娘真是什么皇女?随即心一安,还是认字重要,自己陪她做游戏应该没什么要紧。

就这样,这个下午崔生使出浑身解数,陪玉芝公主玩的淋漓尽致。

当然,可能是崔生肢体表达能力不太好的原因,公主猜对的次数屈指可数。

久而久之玉芝公主都挂不住面了,直气的不时叫喊“蠢奴才”“笨奴才”。

崔生只是笑笑,这样愉快的玩耍,自己有多久没有经历了呢?好像很久没有这样发自内心地笑了呢,自从那天起。

据传言,在护卫硬着头皮请求公主回去的时候,那天玉芝公主罕见地没有发脾气,而是问能不能带一个小太监一起回去。

护卫当即答应去办,不管是不是公主一时兴起,总之先把眼前这件事办好,省得公主又不开心。

崔明海回来得知玉芝公主想要崔生时喜忧参半。

喜的是堂堂公主殿下竟能看上自己这小小敬事房;

忧的是这崔生自己平时没怎么关照过,万一到公主面前说自己两句坏话,那自己这副总管的位子不就到头了?

然而,当崔生向崔明海磕头告别,并写下“崔公之恩难忘,捐残躯以报之”的话后,崔明海欣然放崔生离开,并赠与他一套笔墨纸砚以及些许银钱示好。

万一有机会替自己美言几句,自己这副总管岂不是有机会转正?

就这样,进宫4年的14岁的崔生向着皇权这个旋涡踏出了更大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