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协议栈深潜

 陆小凡将意念沉入飞剑的驱动程序。

  【驱动调试模式已激活】

  【警告:非标准操作可能导致设备功能异常或永久性损坏。风险自负。】

  又是这套免责声明,陆小凡直接无视。比起这把破剑会不会变成废铁,那个随时可能数据彻底消散的引导AI显然更重要。

  意识仿佛化作无数细微的探针,刺入【BasicSwordControl.drv(v0.7beta)】这个驱动文件的深处。触目所及,皆是混乱与冗杂。代码逻辑如同纠缠的乱麻,注释里充斥着前人留下的抱怨、“有空再改”的标记,以及大量意义不明的临时变量。他看到了写死的灵气传输路径,看到了效率低下到令人发指的能量转换函数调用,更看到了一个几乎不存在任何错误处理机制的指令解析器。

  “这代码…写得跟坨屎一样,不,屎都比它结构清晰。”陆小凡在意识深处忍不住腹诽。这根本不是程序,这是一堆被强行粘合起来的技术债务,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就可能彻底崩溃。

  但他强迫自己过滤掉这些噪音,将全部精神力聚焦于通信协议相关的代码段。很快,那个扎眼的注释再次出现。

  【//调用底层通信接口:灵犀协议(LingXi_Protocol)_v1._deprecated】

  【//备注:高版本协议库(LingXi_Lib_v3.so)加载失败,原因未知。临时回滚至v1兼容模式。该模式不稳定,且缺乏文档。勿动!——维护者绝笔】

  绝笔?陆小凡的意识波动了一下。看来这位前辈在维护这堆烂摊子时,精神状态和结局都相当不乐观。

  “v1废弃版本…高版本加载失败…临时回滚…”

  这些线索与白泠日志中的“协议栈崩溃”、“强制断开神魂连接”形成了清晰的印证。他的猜测几乎可以肯定了。白泠的核心系统,很可能在加载那个“高级剑意模块”时,触发了某个高版本协议库(也许就是LingXi_Lib_v3)的致命BUG,导致系统判定协议栈异常,触发了某种兜底的、未经充分测试的保护机制,强行回退到了这个古老、不稳定、文档缺失的【灵犀协议v1】。

  而这个v1版本,根本无法承载白泠核心系统与神魂之间正常的信息交互。结果就是连接彻底失败,核心系统进入类似宕机的状态。

  “症结就在这个废弃的v1协议上。”

  必须弄清楚这个v1协议的运作细节。数据包怎么封装?握手信号是什么样的?认证流程(如果有的话)是怎样的?存在哪些已知的或者潜在的漏洞?

  直接分析驱动源码是最直接的方法。代码再烂,也是能让这把破剑勉强动弹的“活”样本。

  他开始逐行“啃”那些与【LingXi_Protocol_v1】交互的代码。意念化作解码器,费力地解析着那些晦涩的函数调用、意义不明的参数和缺乏注释的逻辑分支。

  【send_command(target_id, command_code, payload)】

  【wait_for_ack(timeout=50ms)】//超时时间短得离谱,还没错误重试?

  【parse_response_packet(raw_data)】//里面连基本的长度校验都没有!

  函数名还算朴素,但内部实现简直是一场灾难。发送指令后似乎只有一个简单的、超短时限的确认等待,没有重传,没有流控,错误处理逻辑约等于无。数据包结构极其原始,甚至可能连基础的加密都没有,直接是明文传输。

  “这玩意儿没在第一次运行时就把剑烧掉,真是个奇迹…”陆小凡再次无声吐槽,感觉自己的神念都在隐隐作痛。

  光看不行,得实际跑跑看。他需要观测真实的数据流。

  他的【初级权限】无法直接修改驱动代码,连加个日志输出都做不到。但调试模式似乎开放了一个后门,允许他绕过上层应用逻辑,直接向驱动注入底层指令。

  “试试看…发个最基础的悬浮指令。”

  他不指望这把剑能飞起来,甚至不指望它能稳定悬浮。只要它能对一个符合v1协议格式的指令产生一丁点反应,就足以证明他的分析方向没错,并且这个老旧协议确实还在底层苟延残喘。

  他极其谨慎地构建指令数据包,严格参照源码里解析出的、简陋到可怜的格式。目标ID填写飞剑自身的标识符(似乎是硬编码在驱动里的),指令码选用一个他从注释里猜测代表“微弱上浮”的数值,有效载荷(payload)为空。

  【调试指令注入:target=FJ-LZ007, command=0x1A (HOVER_MINIMAL?), data=null】

  意念指令发出。

  【指令已发送至设备驱动…】

  陆小凡屏息凝神,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的劣质飞剑上。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凝滞了。

  一秒。

  两秒。

  剑身毫无动静。

  猜错了?协议已经彻底失效了?或者指令码不对?

  就在他心中疑虑渐生,准备放弃这次尝试时,手中的飞剑突然爆发出一阵轻微却尖锐的高频嗡鸣,像是快要报废的机械硬盘在垂死挣扎。剑身随之剧烈而不规则地颤抖起来,幅度越来越大,仿佛随时会散架。

  紧接着,那布满锈迹和划痕的剑尖,以一种极其勉强的姿态,颤巍巍地向上抬起了一丝丝,离地可能还不到半根手指的高度。灰暗的剑身上,似乎有几缕极其微弱的蓝色电火花一闪而过,又迅速湮灭。

  这微小的变化持续了不到半秒。

  还没等陆小凡确认这算不算成功,飞剑就像被抽掉了所有力气,猛地向下一坠,“哐当”一声砸回地面铺设的青石板上,发出沉闷的响声。嗡鸣和颤抖瞬间消失,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幻觉。

  【系统日志更新:】

  【驱动警告:接收到未知来源调试指令[cmd=0x1A]。】

  【驱动错误:执行指令[0x1A]失败,原因:能量回路响应超时(EnergyCircuitTimeoutException)。请求能量未能及时供应。】

  【驱动警告:灵犀协议v1接口负载瞬间升高,出现短暂不稳定波动。】

  失败了。指令没有成功执行。

  但陆小凡心里那块悬着的石头反而落了地,甚至有一丝隐秘的兴奋。

  这次失败的尝试,价值巨大:

  1.【灵犀协议v1】确实还在工作,至少监听端口还活着,能接收指令。

  2.他的【调试者权限】确实有效,能够通过调试模式与v1协议进行底层交互。

  3.这把剑的硬件(能量回路)和软件(驱动、协议)烂得无可救药,连最基础的悬浮指令所需的能量都无法稳定供给,直接超时。

  4.最关键的是,这次失败的交互过程,让他捕捉到了协议交互瞬间产生的底层错误信息和系统日志。虽然杂乱,但这些都是反向工程v1协议运作方式的宝贵线索。

  “突破口…就在这里!”

  修复白泠的核心连接,关键就是搞定这个崩溃的【灵犀协议v1】。要么修复它,要么绕过它。而无论哪种方案,前提都是彻底理解它。

  这把破剑,就是他现阶段唯一且完美的,虽然极其危险的“协议分析仪”和“漏洞测试平台”。

  他可以在这把剑上,反复测试各种指令,观察响应,分析错误,尝试触发不同的行为,逐步勾勒出v1协议的全貌,甚至尝试在驱动层面模拟修复某些已知的BUG。每一次尝试,无论成功或失败,都会加深他对这个古老协议的理解。

  等他彻底摸清了这个协议的脾性、缺陷和潜在的雷区,或许就能找到一种巧妙的方法,给白泠的核心系统打上一个“非官方补丁”。

  比如,能不能写一个极简的“协议适配层”,将高版本协议的请求伪装成v1能勉强理解的格式?或者,如果能定位到触发协议栈崩溃的具体漏洞,能不能用一个临时的【BUG掩盖指令】在系统加载时屏蔽掉那个错误路径?

  思路逐渐清晰,前路虽然艰难,但至少有了方向。

  只是…【初级权限】的限制太大了。他无法直接修改驱动源码添加调试信息,只能依靠这种原始、低效且风险极高的黑盒测试。刚才那一下微弱的指令交互,似乎还消耗了他丹田里那可怜的【0.03%】灵力的极小一部分。驱动法器,果然是需要能量的,哪怕只是发送一个调试指令。

  没权限,没灵力。陆小凡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想用螺丝刀修复航天飞机的学徒。

  “看来,提升权限和寻找灵力来源,得提上日程了。”他看着手中再次沉寂下去的破剑,目光却变得更加坚定。

  他收回目光,不再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