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歹人劫道

离开王家渡后,船行了一昼夜。

次日晨间,桐江边上显出了一座依林而建的村落。

数十户人家的房舍错落分布在河滩旁,屋顶的茅草在晨风中轻轻摇晃,泛着淡淡的金黄。

村落后方不远处,隐隐可见一片黯淡的林子被白雾萦绕。

船缓缓靠岸,常耀熟练地将缆绳系在渡口的木桩上。

木桩湿漉漉的,像是经年累月被河水浸染。

众人陆续下船,顾全站在岸边,目光扫过村落,最终落在那片林子上。

林子中的树木高耸入云,森然挺立,树干灰暗如铁铸,坚硬而冰冷。

仅存的几片叶子在风中微微摇曳,发出低沉的沙沙声,又随风飘散。

“此林名为灰木林。”

冯先生走到顾全身旁,目光投向那片林子,神情肃然,像是看着一块深埋千年的石碑。

“灰木林?”

顾全眉梢微挑,眼底闪过一丝疑惑。

冯先生抚了抚胡须,缓缓开口:

“此林古人又称其为‘铁木森’。

“树木高耸入云,树干灰暗如铁,内里中空,嵌有赤色金石,坚硬无比,刀斧难伤。

“即便以火焚烧,亦不燃不化,可谓天地奇物。”

顾全听得入神,目光仍盯着那片林子,低声问道:

“那这林子,可有来历?”

冯先生微微颔首,语气低沉:

“传说此林乃上古遗民所植,有古籍记载,此地为天地灵气汇聚之处,故有此异象。

“亦有野史杂记云,千年前曾有仙人在此修行,引天地之力,化木为金石,以镇邪祟。

“然而,其真相至今无人知晓,只知其历经千年,仍旧屹立不倒。然而平时浓雾遍布,平常人根本无法探究。”

顾全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目光中透着几分好奇,又隐隐有些凝重。

王掌柜见渡口处有一简陋的小茶摊,便一路小跑过去,直奔那摆着几张木桌和长凳的树荫下。

茶摊老板是个上了年纪的老汉,手中提着一壶热水,慢悠悠地为客人倒茶,脸上的皱纹像是刻进了皮肤里的年轮。

王掌柜一把拉住老汉,絮絮叨叨地问起了村子的琐事,老汉被问得不耐烦,几次想抽身回去,却被王掌柜的热情绊住了脚,脸上露出无奈的神色。

众人见状,便跟着落座于茶摊。

茶摊的凳子有些老旧,不断发出吱呀的声音。

王二丫皱着眉,揉了揉凳子,小声嘟囔:

“这凳子可有些年头了,别再一坐就散了。”

顾全笑了笑,伸手扶了扶她,语气温和:

“小心些,别摔了。”

他的动作中带着几分关切,像是习惯性地照顾着王二丫。

常耀站在一旁,肩上挎着包袱,神情有些疲惫,脸色略显苍白,像是夜里未曾休息好。

他目光扫过茶摊的几人,语气沉稳:

“各位,我需去处理些钦天监的事务,方向与滨海郡相反,得往西去,恐怕要十数个昼夜后才能回来。”

“这么快?”

王二丫惊呼一声,眼中闪过不舍,“常大哥,这才刚认识,你就要走?”

常耀点了点头,从腰间解下那柄略显陈旧的短刀,递给顾全:

“这柄短刀,虽不起眼,但跟随我多年,依旧锋利如初。

“我不在的这些时日,你们须多加小心,留着兵器傍身,我也放心些。”

顾全接过短刀,眼中先是一喜,随即又浮现出一抹忧色:

“常大哥,这才刚刚……相识。”

他话音未落,声音有些哽咽,像是心里压着什么难言之隐。

常耀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温和而坚定:

“不必忧心,我此去不过数日,很快便会回来。”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王掌柜,神色郑重,

“王掌柜,我已托钦天监同僚在附近寻些可靠的护卫,他们会直接送你家人前往滨海郡。

“一切已安排妥当,你尽可放心。”

王掌柜闻言,脸上顿时露出欣喜之色,连忙拱手:

“哎呀,太谢谢常兄弟了,我这心头大石总算是有着落了!

“常兄弟也放心,他二人我定照应周全,不让出那一丁点意外!”

常耀微微颔首,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

“此地虽暂时安宁,但鼠人横行,你们仍需多加小心。若有变故,务必以安全为先。”

王掌柜连连点头:

“是是是,常兄弟放心,我们一定多加小心。”

常耀不再多言,背起包袱,迈步向西。

晨光中,他的影子被拉得修长,渐渐消失在蜿蜒的小路上。

众人站在原地,目送他远去,直到那抹身影完全融入晨光,才收回目光。

顾全转过身,看向王掌柜和冯先生,语气中带着几分谨慎:

“王叔,冯先生,接下来咱们怎么安排?”

王掌柜捋了捋胡须,声音沉稳:

“咱们得先采购些必要的干粮,以备接下来的行程所需。

“我和冯先生去集市看看,尽量在晌午前办妥。”

冯先生微微一笑,语气平和:

“村子虽不大,但集市上的东西应当够用。咱们早些准备,也能多些安心。”

王二丫听了,拉了拉顾全的袖子,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满:

“那我们呢?总不能在这儿干等吧?”

顾全笑了笑,轻轻拍了拍她的手:

“你不是喜欢吃糖人吗?咱们去寻糖人,顺便在村子里随意看看,等晌午过后再回来与他们在客船处汇合。”

王二丫眼睛一亮,脸上露出笑容:

“好!你可不许骗我!”

顾全点头:

“放心,一定带你找到糖人。”

两人与王掌柜、冯先生告别,便往村子里走去。

村中街道并不热闹,来往行人寥寥。

两人走了一段,二丫忽然拉了拉顾全的袖子,低声道:

“小二郎,你有没有觉得这村子有点奇怪?怎么这么安静?”

顾全环顾四周,微微皱眉:

“确实有些安静,这村子少说也应有五六十户人家,不该只有这么点儿人,一会儿咱们寻人问问吧。”

二丫点了点头,脸上依旧带着几分疑惑。

两人边走边看,终于在村子的一角找到了卖糖人的小摊。

摊主是个上了年纪的老妪,见到二人,笑眯眯道:

“小哥小姐,可要买糖人?我这糖人可是祖传的手艺,甜得很。”

二丫眼睛一亮,立刻凑上前去,仔细挑选起来。

她拿起一只糖兔子,左看右看,眼中满是欢喜。

顾全陪在她身边,目光温和地注视着她,手中握着她挑好的糖人,却还不忘问道:

“大娘,这村里人怎么这么少?是发生了什么事吗?”

老妪将二丫选好的糖人递给她,叹了口气道:

“小哥不是这附近来的吧?你们有所不知,咱们这村子有福气,有位负责的村长,经常会为了村里福祉奔走四处。”

她继续说道:

“去年整个大盛粮米歉收,今年却又遭了春旱,久不见雨水。咱们甜水村里虽是捕鱼为生,但总还需要粮米的。

“以往一斤鱼干能换三五斤粗粮,如今这年岁只能换来不到一斤粗粮了。”

顾全闻言点了点头,看着一旁二丫幸福的表情,心中却隐隐有些忧虑。

他接话道:

“这腌鱼需得咸盐涂抹,应是也要用鱼去换。”

老妪点头:

“正是如此,这一来二去,村里粮米便有些不济了。

“于是咱们的李村长便召集了村里男丁,去附近的县里去讨说法了。

“这不,村里男人们都跟着去了,只留下我们这些老弱妇孺看家。”

二丫咬了一口糖人,甜味在口中化开,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她转头看向顾全,眨了眨眼:

“小二郎,这糖人真甜!你要不要也尝尝?”

顾全笑着摇头:

“你吃吧,我不馋。”

老妪见二人模样,也笑了:

“小哥小姐感情真好,可要好好珍惜这日子啊。”

顾全听罢,神色微动,从身上摸出几个铜钱,思索片刻后递给老妪:

“大娘,谢谢您了。”

老妪接过铜钱,连声道谢。

两人与老妪告别,继续在村中随意逛了逛。

村中虽安静,但偶尔能听到几声犬吠和孩童的嬉笑声,倒也增添了几分生气。

二丫握着糖人,脚步轻快,时不时抬头看看顾全,眼中带着几分依赖。

晌午时分,二丫和顾全返回客船旁,却只见王掌柜一人在那儿急得团团转,像热锅上的蚂蚁。

他的脸上满是焦急,额头上甚至渗出了几滴汗水。

顾全快步上前,沉声问道:

“王叔,怎么了?冯先生呢?”

王掌柜见到顾全和二丫回来,连忙抓住顾全的胳膊,声音急促:

“全儿,不好了!我和冯先生去采购干粮时,我去与人谈价,一回头就发现冯先生不见了。

“我在集市上找了一圈也没找到,这可怎么办?”

顾全眉头一皱,连忙安抚道:

“王叔,别慌,咱们一起去找。冯先生或许是被什么耽搁了,不会走远的。”

二丫也上前拉住王掌柜,语气坚定:

“是啊,王叔,咱们先别乱想,把事情理清楚再想办法。”

王掌柜见二人冷静,心中的焦虑也稍稍平复了些。

他喘了口气,低声道:

“对,先别慌……可我这心里实在没底,这村子虽不大,但冯先生对这儿不熟,万一出了什么岔子……”

顾全拍拍王掌柜的肩膀,语气稳如磐石:

“王叔,别担心,咱们这就一起去找。冯先生若是自己回来了,也一定会照先前约定等在客船旁。”

三人商量片刻,决定分头行动。

顾全负责询问村中的居民,二丫则前往村中的店铺和摊贩打听,王掌柜则在村口和渡口附近寻找。

顾全沿着村中的小道,逢人便问是否见过一位身着靛青色长衫、背着书袋的老先生。

起初,路过的几位妇人和孩童都摇头,表示未曾见过。

直到他走到一处老槐树下,遇到一位正在修补渔网的老汉,这才有了线索。

老汉手中的梭子停了停,抬头看了顾全一眼:

“小哥,你找的那位老先生,可是戴着一顶旧毡帽,手里还抱着几本书的?”

顾全连忙点头:

“正是,您可曾见过他?”

老汉放下手中的渔网,思索片刻道:

“晌午前我倒是见过这么一位老先生,急匆匆地从这儿走过,好像有什么急事。”

顾全心中一紧,追问道:

“他往哪个方向去了?”

老汉抬手指向村西头:

“往那边去了。不过那条路通的是村外,他去那儿做什么,我也说不准。”

顾全道了声谢,急忙往村西头赶去。

走了一小段路,他忽然想起二丫和王掌柜还在其他地方打听,便转身往回跑。

路上,他遇到正在问询的二丫,将老汉的话告诉了她。

二丫听完,脸上也露出了担忧:

“冯先生怎么会突然出村?他平时可不会这样冒失。”

两人正说着,王掌柜也匆匆赶了过来。

他满脸是汗,额角发红,显然已经跑了好一阵。

“怎么样?可打听到冯先生的消息了?”

顾全将老汉的话复述了一遍,王掌柜听后,眉间的皱纹更深了几分:

“出村?他一个人去村外做什么?这村子附近可不太平,万一出了事……”

顾全沉声道:

“王叔,咱们先别乱猜,得尽快找到冯先生。我们这就去村外找找。”

-----------------

三人匆匆赶往村西头,出村后便是一片稀疏的树林,偶尔能听到几声鸟鸣,显得格外寂静。

走了约莫一刻钟,前方忽然传来一阵低低的交谈声和树枝的摩擦声。

顾全警觉地停下脚步,低声道:

“小心,前面有人。”

话音未落,树丛中走出几个面容枯瘦、衣衫破烂的中年男子,手中握着鱼叉和短刀,眼神闪烁却并不凶狠,只是警惕地盯着三人。

他们身后,一个身材魁梧的壮汉踏步上前,皮肤被晒得黝黑,身上的粗布短褂早已被尘土染成棕黄,手中握着一柄破旧的长刀。

壮汉目光在三人身上扫过,声音低沉:

“几位,这路可不通了。”

王掌柜面色一僵,下意识后退了一步,手紧紧抓住怀中的包袱。

二丫则往顾全身旁靠了靠,眼中带着几分戒备,但还是忍不住低声嘀咕:

“这些人……怎么看起来像饿了好几天似的?”

顾全上前一步,将二丫和王掌柜护在身后,语气平静:

“几位这是何意?我们只是路过,找人而已,为何不让过?”

壮汉没有立刻回答,他的目光在顾全手中的短刀上停留了一瞬,又扫了一眼他身后紧抓包袱的王掌柜,这才沉声道:

“找人?这年头,找人可不容易。咱们兄弟几个也是不得已,各位若是识相,把身上的银钱留下,咱们便放你们过去。”

顾全眉头微皱,正要再说什么,王掌柜已经急得满头大汗,声音有些发抖:

“各位好汉,咱们身上也没带多少银子,若是各位肯放我们过去,这些银钱我们愿意悉数奉上!”

那壮汉还没开口,他身后一个瘦弱的中年男子已经按捺不住,快步上前伸手去抓王掌柜的包袱。

二丫见状,立刻挡在王掌柜面前,伸手去推那男子:

“你们干什么!光天化日的,抢人东西还有理了?”

那男子被二丫一推,竟踉跄几步,直接跌倒在地。

他脸上露出一丝羞愧,却没有爬起来,只是低头嘟囔着:

“咱也是没办法……饿得实在不行了……”

其他几个瘦弱男子见状,有的想上前帮衬,有的却停在原地,眼神中带着犹豫和内疚。

壮汉皱了皱眉,没有立刻动手,只是低喝了一声:

“都别乱来!”

顾全注意到这些人虽拿着武器,却没有真的下狠手的意思,心中略一思索,便放缓了语气:

“几位若是遇到难处,不妨直说。我们未必帮得上忙,但也不必刀剑相向。”

壮汉看了顾全一眼,神色复杂,似是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小哥,世道艰难,咱们也是没办法。你们若是真有善心,就把银钱留下,咱们绝不为难你们。”

王掌柜此时已经急得不行,连忙从包袱里掏出一小袋银钱,颤抖着递了过去:

“好汉,这些银子你们拿去,求你们放我们过去吧!”

那壮汉接过银钱,掂了掂,脸上却没有多少喜色,反而有些沉重。

他挥了挥手,示意身后的人让开一条路:

“走吧,咱们不为难你们。”

顾全心中一松,正想带着二丫和王掌柜离开,可那壮汉身后的几个瘦弱男子却突然围了上来,其中一个低声对壮汉说道:

“李大哥,他们包袱里一定还有银子!不能就这么放他们走!”

壮汉眉头一皱,刚要呵斥,那几个瘦弱男子却已经不听话地扑向了王掌柜。

王掌柜被一把扯住,包袱被拽得几乎脱手。

他慌乱中大喊:

“你们干什么!不是已经给你们银子了吗?”

“不够!根本不够!”

一个瘦弱的男子声音沙哑,眼中带着绝望,“那么多人等着有口吃食,这点银子能顶什么用!”

二丫见状,立刻冲上前去想要推开那些人,可另一个瘦弱男子却一把抓住她的胳膊,逼得她动弹不得。

顾全拔出短刀,想要上前解围,但那壮汉已经一步跨到他面前,长刀一挥,直接将他的短刀震飞了出去。

“别动手!我们只要银子!”

壮汉声音低沉,但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王掌柜被几人按在地上,包袱也被扯开,银钱洒了一地。

那几个瘦弱男子立刻扑上去争抢,场面一时混乱不堪。

王掌柜大喊:

“全儿,二丫,快走!别管我!”

二丫挣扎着想要冲过去,却被顾全一把拉住。

顾全看了一眼那些失控的瘦弱男子,又看了一眼死死按住王掌柜的壮汉,咬了咬牙:

“走!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二丫眼泪涌出,但她也知道此时来不及了,只得跟着顾全转身就跑。

两人一路狂奔,直到确认身后无人追赶,才气喘吁吁地停下脚步。

二丫扶着膝盖,喘着气,眼中满是泪水:

“顾全哥,我们就这样丢下王叔吗?”

顾全握紧拳头,目光中闪过一丝决然,沉声说道。

“当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