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葬

“解决了?”

苏若菱看到丧尸彻底不动了,走上前两步,轻声问道。

“嗯,”

白亦点点头,将沾染污血的薙刀刀刃在旁边一块还算干净的水泥地上蹭了蹭,擦去大部分秽物:

“我在这儿看着,你来处理吧。”

“好。”

苏若菱应了一声,收起工兵铲,快步走向生态园那扇厚重、由多层木板和铁皮加固而成的大门,用钥匙打开沉重的门锁,推开吱呀作响的大门。

生态园内部的景象与外面废土的荒凉截然不同。

虽然也带着几分末世的粗犷和简陋,但明显充满生机。

一排排规划整齐的菜畦里,绿油油的蔬菜长势喜人,几只散养的母鸡正在悠闲地踱步啄食,远处用铁丝网围起来的区域里,还能看到几只灰白色的兔子在啃食干草。

生态园的正中央,矗立着一棵巨大的、有着数十年树龄的老樟树。

它枝繁叶茂,冠如华盖,在末世前曾是C市中心广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如今,它依旧顽强地生长着,为这片小小的生命绿洲投下浓密的荫凉。

而就在这棵大树浓密的树荫之下,靠近树根的松软泥土上,插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形状各异的“墓碑”。

它们大多是用废弃的木片、碎裂的石板,甚至是被磨平的瓦片制作而成,显得极为简陋。

但在每一块“墓碑”上,都用小刀或者记号笔,歪歪扭扭却又无比认真地刻写着一个名字——圆子、小幸、咪咪、小黑、花卷……这些都是过去三年里,在这座小银座中陪伴过他们,却最终因为各种原因死去的猫咪们的名字。

这里,是它们的安息之地。

白亦至今仍记得末世降临之初,在那黑暗而诡异的三分钟里,不仅是人类,地球上的大部分动物也遭遇了同样的灾难。

幸运的是,根据他后来的观察和零星信息判断,绝大多数非灵长类动物在经受那种未知的“病毒”或力量侵袭后,并不会像人类一样转化为狂暴嗜血的丧尸,而是在短时间内迅速衰竭、暴毙。

这或许算是不幸中的一点点万幸,否则,如果满世界都是变异的猛兽和成群的丧尸犬、丧尸鸟,人类幸存者面临的处境将比现在艰难百倍。

也正因为如此,当初白亦抱着些许犹豫,最终选择留下小银座猫咖里那些猫咪的决定,才没有变成一个巨大的错误。

难以想象,如果那些可爱的毛茸茸的小家伙,在那三分钟后都变成了呲牙咧嘴、攻击性极强的怪物,他是否还能保持住内心的那份平静,是否还能坚持到今天。

苏若菱抱着包裹好的小猫尸体,轻手轻脚地来到大树下面。

她选了一处空地,用手中的工兵铲发挥其最本质的功能,熟练地挖起土来。

她的动作很轻,就像是害怕惊扰到长眠于此的其他小生命似的。

很快,一个大小合适的坑洞被挖好了。

她将T恤包裹着的小猫放进坑里,然后又用铲子将挖出的泥土轻轻覆盖回去,最后还用手掌将新垒起的小土堆拍了拍平整。

做完这些,她从旁边捡起一块相对平整的废弃木板,拿出随身携带的一把小巧的多功能军刀,低着头,认真地在木板上刻着什么。

白亦没有过去打扰她,只是拄着他的丐版薙刀,站在生态园的门口,目光沉静地环视着四周的街道和建筑废墟。

虽然刚刚清理掉一只丧尸,但谁也无法保证附近是否还有其他的“游荡者”被吸引过来。

过了一会儿,苏若菱刻好了那块简易的墓碑——上面大概是写着“布丁和大橘的孩子”以及今天的日期之类的话语。她将木板小心地插在小土堆前。

然后,她膝盖弯曲,跪在了松软的泥土上,双手合十,闭上眼睛,低着头,默默地祈祷了片刻。阳光透过樟树的叶隙洒在她身上,勾勒出少女纤细而虔诚的剪影。

祈祷完毕,她深吸一口气,重新站起身来,拍了拍膝盖上的泥土,脸上虽然还有淡淡的伤感,但眼神已经恢复平日的坚韧明亮。

她转过身,对着白亦轻声说道:

“好了,哥哥,我们出发吧。”

白亦点点头,没有多问,只是走过去,轻拍她的肩膀以示安慰,然后带着她离开了生态园,重新锁好了那扇厚重的大门,再次登上了那辆饱经风霜、战损版的肌肉车。

引擎再次轰鸣起来。

身处末世废土,只有他们两个人相依为命。

资源的“匮乏”其实是一个相对且片面的概念。

诚然,某些特定的资源,比如新鲜的、未过期的药品、精密仪器、高科技电子元件等,确实变得极其珍贵和稀少,难以寻觅。

但另一方面,有些基础资源,却又多到几乎用不完。

就拿驱动车辆的汽油来说。

末世爆发时,城市里瞬间瘫痪了无数的汽车,它们的油箱里或多或少都残留着燃油。

更不用说那些被遗弃的加油站地下储油罐,以及位于城市边缘或郊区的物流仓库、工业区里可能储存的大量桶装或罐装燃料。

对于白亦和苏若菱,汽油可以说要多少有多少,唯一的限制是如何找到合适的工具——比如抽油泵和干净的容器——进行抽取、运输和安全保存。

单凭白亦一个人开车,活动范围又基本限定在C市及周边区域内,他们现有的汽油储备,以及可预见的、还能轻易获取的汽油量,支撑他们再开上三五年都绰绰有余,根本不用为燃料耗尽而操心。

真正的问题,反而是时间的流逝对汽油本身品质的影响。

汽油不是能无限期保存的,随着时间推移,它会逐渐挥发、氧化、变质,甚至可能因为水分侵入或杂质沉淀而凝固、堵塞油路,最终变得无法使用。

这才是限制他们远距离探索或者长期依赖燃油车辆的更大障碍。

除了燃料,其他许多基础物资也是如此。

废弃的超市、仓库里堆积如山的罐头食品、瓶装水、日用品;服装店里挂满的崭新衣物;建材市场里成堆的木材、钢筋、水泥……这些东西的数量庞大到他们两个人根本不可能全部搬运和使用。

限制他们的,从来不是资源的绝对数量,而是他们有限的人力、时间和运输能力。

仅仅是在小银座周边区域建立和维护他们这个“家”——包括加固建筑、清理废墟、开辟生态园、布置防御工事等等,这些工作就耗费了他们大量的精力,时至今日,也远远谈不上“完成”,总有新的修补和改进要做。

更不用说风险更高的外出探索和搜寻特定资源了。

这种行动不可能每天都进行,需要详细的计划、充足的准备以及承担相当大的风险。

三年下来,他们的足迹大概遍及了C市废墟约三分之二的区域,但其中真正进行过仔细搜索、清理和标记的区域,或许连五分之一都不到。

要知道,仅仅是清理一栋普通的居民楼,就需要挨家挨户地破门、搜索,不仅要寻找有用的物资,还要时刻防备那些可能被封闭在房间内、听到动静后会突然冲出来的丧尸,并将其彻底消灭。

这样一个过程,往往就要耗费数天甚至十几天的时间,枯燥、危险且效率低下。

而如果遇到的是大型的仓库、超市或者购物中心这样的建筑,里面可能储存着更丰富的物资,但其内部结构的复杂性、潜在的丧尸数量以及将物资安全搬运回基地的难度,更是呈几何级数增长,绝对是一项需要周密计划和执行的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