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鹿

3月15日,我们正式到达德里。

  因为我们提前报备过,当地政府便为我们提供了一辆殖民时期特有的“通嘎车”(即两轮弹簧马车)。

  由于我们都不会开车,便雇佣了一个车夫。

  车夫是一位印度人,我先是与他攀谈一番,随后便把话题引向了北部山区的“斯潘戒喇”。

  关于这个问题,那车夫始终认为那是只魔鬼,不愿多谈。仿服抱有一种莫大的恐惧。

  而尼德兰则不以为意,他始终认为那是一只狡猾的孟加拉虎。可他并没有争辩,依他的说法“当我把它拖回来,世人自然会知道”。

  相比这个,尼德兰更关心如何回到这来,以便开启他的下一场狩猎。

  “哦,焦急的尼德兰。让他三天后会又另一架马车来接我们的!”

  因为我们的目的地是座卡拉瓦尔村,所以最后几十里是我们步行去的。

  这座聚落位于若意山的南麓——与世隔绝——与若依主峰隔阿拉克兰达河遥遥相望。过了这条河便是起伏平缓的缓坡地带。大多数村寨便是分布于坡顶,从上往下看,一切都暴露无遗,根本不可能藏住任何东西。

  在我们到达而若意山则位于印度次大陆北部,靠近西高止山脉,由于热带季风的影响,其迎风坡形成了规模惊人的丛林,当地人多以此为生。

  当我们到达卡拉瓦尔村时,已是3月21日早八点了。

  村长一家接待了我们,并为我们安排了住处。

  在这个过程中,村长讲述了这个村子独有的规矩——晚八点一律宵禁,不得外出。

  我们这才得知,由于“斯潘戒喇”的存在,当地人白天会正常赶集或工作,可每到晚上八点左右,人们便会自觉回家,绝不进行任何户外活动,实行严格的宵禁(以至于夜壶在这里是畅销品)。

  多么惊骇!

  毫无疑问的,本地的作息已经被完全改变了。

  在一整个上午,我按照记者的严谨详细地走访了当地村民,结果让人意外。

  对于山区的活物,村民们的看法与外界截然不同,他们普遍把它神化成迦梨女神座下的尸虎,认为它履行着惩戒者之类的职能。

  甚至有一位猎户煞有其事地说“那尸虎现在作恶,以后定有神仙给他收到天上当坐骑去!那上了天可不得了啊!就成仙人了!谁若打了他,以后便没有好日子过!”

  怕我们不信,他还栩栩如生地给我们讲“诶,你知道吗?有个猎户设了陷阱,结果明天就死那了!被自己的麻绳活活吊死!”

  我对于这些传说半信半疑,可尼德兰却忍受不了,他大骂印度人愚蠢,认为这只是浪费时间。

  于是在当天下午,他便拉上猎犬一人钻入丛林,而我则继续走访人群。

  下午六点,我就在山头远远望见尼德兰,他身上沾满了丛林特有的痕迹,左手拖着一只鹿,而他的狗则在津津有味的嚼着蜥蜴。

  等他再走进些,我便闻到一股血腥味和淡淡的香气,进而发现那是只麝香鹿!那只麝香鹿被子弹贯穿了大脑,除却沾染些灰尘,皮毛非常完整。

  而尼德兰向我解释,他本想去调查生物粪便以推断出猫科动物的状态等。但在若意山丛林东南角,他成功捕获一只麝香鹿,本想用血腥味引诱点东西,可却一无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