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 保甲法!

  第六章·保甲法!

  

  高洋此言一出,四周立刻鸦雀无声。

  刚刚还在叽叽喳喳的那群老大臣。

  顿时停止了劝阻,望向高洋。

  而高洋则是含笑环顾,随后扫视四周。

  “朕,”

  “来解释一下。”

  “何为保甲法!”

  “保甲法,顾名思义。”

  “就是将百姓,按军事编制。”

  “以十户为一保,五十户为一大保。”

  “每十大保为一都保。”

  高洋的话音刚落。

  一旁的众多大臣们就已经满脸黑线。

  请问这与我大齐现行制度,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吗?!

  都认为高洋不过是故弄玄虚罢了。

  这是因为,北齐现行的地方基础行政制度与之相似。

  甚至不能说是相似,而是极其相似!

  百家为党族,二十家为闾,五家为比邻。

  除了与这个,所谓的“保甲法”。

  名目不同,但内容都大差不差。

  而作为群臣之首的丞相,杨愔。

  更是想不通。

  莫不是……

  这皇帝不甘于,当自己的傀儡。

  想要穷兵黩武,借此脱离自己的控制?

  杨愔都被自己下了一跳。

  他心里也在暗暗后悔。

  当初,怎么就头脑一热。

  自己立了个皇帝。

  现在想想。

  杨愔仍然惊出一身冷汗来。

  真是【自作自受】!

  一旦被人发现,这可是夷三族的罪过!

  做了这件事后。

  杨愔极度不安。

  每天都生活在忧愁之中。

  他需要,与无数人【勾心斗角】。

  要与二王斗,与朝中百官斗,与立的傀儡小皇帝斗,与自己的党羽斗。

  甚至,与自己的家人斗。

  杨愔感觉,再这样下去,自己恐怕就要疯了。

  但是。

  只要一想到重生前二王杀自己时,嚣张的表情。

  杨愔就横下心来。

  自己不能辜负上天。

  上天给了自己一次重生的机会。

  他一定要珍惜。

  但杨愔仍然搞不懂,这个皇帝葫芦里买的什么药。

  便开始自己脑补。

  此时,高洋却胸有成竹地开怀笑了。

  “保甲法”可是王安石变法中,唯一成功的一项。

  怎么可能会像你们想的那样浅薄?

  他随之开口。

  “此保甲法,与原有制度并行。”

  “保甲法,属于军事编制。”

  “每户,凡是家有两丁者,出一丁为保丁。”

  “家有五丁者,出二人为保丁。”

  他顿了顿,望向群臣。

  只见郑子默脸上的黑线,不但没有消退。

  反而愈来愈严重。

  “陛下,万万不可!”

  郑子默当即开口道。

  他激动极了,似乎……

  连唾沫星子,都吐到了高洋的脸上。

  他不知道的是。

  高洋已经将他的这一举动,在暗中默默记下。

  仅凭这一点。

  就足以给他扣一个,“欺君之罪”的帽子!

  但郑子默却根本没意识到。

  现在,他心中只想着一件事。

  一定要阻止陛下!

  “陛下,您真是傻啊!”

  郑子默话音刚落,便迎来了高洋的巴掌。

  啪!

  郑子默的脸与高洋的巴掌进行密切接触,导致郑子默痛得眼冒金星。

  他抬起头,眼前浮现出陛下杀气腾腾的脸。

  帅气的脸庞与精致的五官,都因为过度气愤而扭曲。

  高洋用力一跺脚,声震长空,整个宣德殿似乎都随之颤抖。

  “来!”

  “你说朕傻,朕看你才是傻!”

  郑子默依旧没有意识到事态的严重,他仍然一心阻止高洋。

  这可是,穷兵黩武之事!

  一定是万万不可行的。

  “陛下,这样一来,我大齐兵力自然会增多。”

  “但养兵的负担,也会随之大大加重!”

  郑子默哪里不知道,此法如若推行。

  北齐,凭借数百万户的人口。

  就能够获得,超过百万的庞大部队。

  但是,就算有百万大军,帝国也养不起!

  更何况,这批新兵几乎是没有什么战斗力。

  “完全是帝国的累赘!”

  郑子默如是总结道。

  当然,他似乎忘了。

  眼前这个人,这是个热衷于所谓“穷兵黩武之事”的主!

  能耐心听他说完,就已经是很给他面子了。

  不过。

  听了他的话发作的,还不仅仅是高洋一个人。

  郑子默正说到兴奋处。

  却被杨愔无情地打断了。

  杨愔阴冷地扫了一眼郑子默。

  哪里轮得到你来说话!

  就算他杨愔,对自己立的傀儡心怀不满。

  也只有他杨愔自己可以整治!

  哪里能够轮到别人来【指手画脚】?

  就算是前世的救命恩人,也不行!

  杨愔瞥了一眼郑子默。

  看的他,直打哆嗦。

  随后,杨愔接过郑子默的话。

  “老臣我,认为。”

  “更重要的是。”

  “这会使无数父子、夫妇分别。”

  “一个家庭被硬生生拆散,天伦之乐无法继续享受。”

  “这便是所谓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啊!”

  这下,轮到高洋满头黑线了。

  不是说,古代政客都是视人命如草芥。

  怎么会关心起底层百姓的感受?

  他不知道的是,这个杨愔。

  在历史上,可是个难得的好官。

  天保年间的盛世。

  就是因为他,而能够与,后来唐朝的”天宝盛世“相媲美!

  “更重要的是,一旦青壮尽皆从军。”

  “农务就会被荒废!”

  杨愔的话音刚落。

  一旁的大臣们,便重重地点了点头。

  他们反对这个“保甲法”。

  主要就是,因为这一点!

  农,乃立国之本。

  若农务荒废,必定会导致粮食欠缺。

  就算不是在荒年。

  也会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要是再遇上水旱灾害。

  那场景,他们简直不敢想象。

  到时候,不仅没活路的百姓会铤而走险。

  或者成为江洋大盗,或者干脆揭竿而起。

  到那时候。

  就更不要指着苦大兵,再去镇压农民起义了。

  因为,连那些发不下饷的士兵都会哗变。

  那大齐,就算是彻底完了!

  这时,高洋又开口了。

  “众卿兴许是误会朕了。”

  “朕的意思是,保丁农忙时务农,农闲时则集中起来。”

  “进行训练和思想教育。”

  “至于……思想教育。”

  “则是以宣传忠君思想和理念为主。”

  听到这话。

  众臣紧皱的眉头,才逐渐舒缓起来。

  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个所谓“保甲法”先不说效果怎样。

  起码不会把百姓逼反。

  对他们来说,这就已经足够了!

  其实,只有高洋自己知道。

  这“保甲法”,对于他自己信誓旦旦宣扬的,所谓“尽灭贼周”、“统一天下”。

  并没有一丝一毫的帮助。

  而它真正的作用,则是让高洋自己能够在内战中,一直处于不败之地!

  高洋已经预料到,自己的身份。

  迟早会被某些特别熟悉原身的人识破。

  譬如娄太后、常山王高演,亦或者是皇后李祖娥。

  到了那时,自己就会必定与反对派有一战!

  这就是为什么,高洋要特地在保丁的训练项目上,加一项忠君教育。

  “而原有的制度,也改改吧。”

  作为一个穿越者,高洋深知北齐原有制度的弊端。

  正如东魏时期的元孝友所说。

  百家之内,有帅二十五,徵发皆免,苦乐不均。羊少狼多,复有蚕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