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A07那天,医院走廊的消毒水味比往常更浓。陈晓雅捏着资料袋,指节泛白,封皮上“A07”的编号被她捏出了褶皱。李伟站在她身后,能看见她后颈细密的汗毛——那是她紧张时的习惯。
“学历、血型、身高都符合。”张医生推了推眼镜,“捐赠者是XX大学的生物老师,生活习惯健康,家族没有遗传病史。”他翻开文件夹,“这是她的体检报告,你们看一下。”
陈晓雅接过报告,手指在“卵巢功能正常”“无遗传疾病史”那两行来回扫。李伟瞥见她睫毛颤了颤,突然握住她的手腕:“晓雅,要不……再考虑下?”
“不用了。”她把报告递回,声音轻却坚定,“就她吧。”
张医生点头:“那下周开始促排卵,需要打针,可能会有些反应。”他看了眼陈晓雅,“你先生陪着来,心理压力会小点。”
回家路上,陈晓雅的手机响了。是母亲打来的,声音带着点小心翼翼:“晓雅啊,你王阿姨说她外甥女刚生完二胎,长得可俊了……”
“妈。”陈晓雅打断她,“我们自己有安排了。”
“什么安排?”母亲的声音拔高,“又是那个什么……借卵?”她压低声音,“晓雅,妈不是反对,就是怕你受委屈。你从小到大多要强的人,现在……”
“妈。”陈晓雅吸了吸鼻子,“李伟说,只要是我们俩的孩子,就行。”
电话那头沉默了会儿,传来抽鼻子的声音:“行,妈不说了。周末回家吃饭,你爸炖了你爱吃的藕汤。”
挂电话时,陈晓雅的眼眶红了。李伟伸手替她擦掉眼泪:“我妈昨天还说,等你怀上了,要给我们炖老母鸡汤。”
“你妈真好。”她吸了吸鼻子,“不像我妈,总操心东操心西。”
李伟笑了笑,没说话。路过超市时,他买了袋排骨——陈晓雅说藕汤要配排骨才香。
晚上,陈晓雅翻出备孕手册,在“促排卵注意事项”那页折了角。李伟靠在床头看她,突然说:“晓雅,要是……要是我哪天后悔了怎么办?”
她抬头看他,目光亮得惊人:“不会的。”她扑进他怀里,“你上次说,只要是我们俩的孩子就行。你说话算话。”
李伟摸着她后颈的碎发,想起上周在医院,护士开玩笑说:“现在好多夫妻排队等捐赠者,你们倒好,挑了个跟先生差不多的。”他当时没接话,心里却像压了块石头——这孩子,到底算“他们的”,还是“他和别人的”?
“李伟?”陈晓雅推了推他。
“没事。”他把她搂得更紧,“我就是……高兴。”
周末回陈晓雅家,母亲在厨房炖藕汤,父亲坐在沙发上看新闻。看见他们进门,父亲摘下眼镜擦了擦:“晓雅,你妈说你们要当爸妈了?”
“嗯。”陈晓雅给父亲倒了杯茶,“下周开始打针。”
母亲端着汤出来,舀了一勺吹凉:“尝尝咸淡。”她坐在陈晓雅身边,“要是累了就跟妈说,别硬撑着。”
陈晓雅喝着汤,突然说:“妈,我想把林越的事……跟你们说清楚。”
母亲的手顿了顿:“说啥?都过去的事了。”
“他回国了。”陈晓雅深吸一口气,“他当年……一直喜欢我。”
饭桌上的气氛突然凝固。父亲放下筷子:“那又咋了?你现在不是跟李伟好好的?”
“就是想让你们知道。”陈晓雅低头搅着汤勺,“我没对不起李伟,真的。”
母亲突然笑了,眼角的皱纹堆成一团:“傻闺女,妈啥时候怪过你?只要你过得好,比啥都强。”她拍了拍陈晓雅的手,“李伟那孩子,我看挺实诚的。上回来家里,给你爸修水管,蹲在地上半天没喊累。”
陈晓雅的眼泪掉进汤里。李伟伸手替她擦脸,母亲递来纸巾:“哭啥?这是好事。”
晚上回自己家,陈晓雅靠在李伟肩头翻相册。翻到大学时的合影,她指着那张和林越的:“你说,他现在是不是过得不好?”
“为啥这么问?”
“他送我的银杏叶铁盒,还在我抽屉里。”她摸出那个铁盒,“上次收拾东西,我发现他在最后一页写了句话。”
“什么?”
“‘如果有天她结婚了,我希望她比我幸福。’”陈晓雅抬头看他,“你说,他是不是……”
“他要是真希望你幸福,就不会在你最需要的时候不在。”李伟吻了吻她的额头,“现在有我在,够了。”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照见床头柜上的协议。最后一页,李伟的名字已经签好了,墨迹有些淡,像被水晕开过——那是他昨晚偷偷签的,怕陈晓雅看见他手抖。
陈晓雅翻了个身,头枕在他胸口:“李伟,你说孩子生下来,会不会像你?”
“像谁都行。”他摸着她后颈的碎发,“只要是我们俩的。”
黑暗中,陈晓雅笑了。她想起林越说的话,想起母亲炖的藕汤,想起李伟签协议时的背影。原来幸福从来不是完美的,是两个人一起,把缺口填成暖炉。
她闭上眼睛,听见李伟的心跳声,一下,一下,和七年前在银杏道等她时一样。